新台海守護神 –
康定號巡防艦簡介
康定級巡防艦檔案照片:
目 錄
一、前言
二、艦史
三、一般諸元與組織
四、設計重點
五、戰鬥系統
六、武器
七、電戰裝備
八、艦內外通信
九、輪機裝備
十、結語
一、前言︰
各位同學大家好,本日課程為海軍艦船介紹。有鑒於海軍二代兵力陸續成軍,為使大家對海軍建軍備戰與制海作戰能力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今天的主題,便針對於八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成軍,外觀造型奇特、性能優異的新台海守護神-「康定號巡防艦」,為大家做一番簡介。希望經由本日課程,使各位對於我國國防實力與台海防衛能力,更具信心。
PS.本文原稿體裁為軍訓課程講義
二、艦史︰
「康定號巡防艦」(編號1202)為我海軍光華二號向法國採購拉法葉級飛彈巡防艦之首艦,自民國八十年八月三十一日簽約後,於次年二月一日在法國海軍造船局(DCN)洛陽造船廠正式開工,八十三年三月十二日由我駐法代表邱榮男先生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主持命名下水典禮。八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完成交艦自法啟航,行經大西洋、巴拿馬運河及太平洋,於同年五月十八日返抵國門;因全艦採模組化設計,儀裝及整備時間僅需短短一週,即於五月二十四日由當時海軍總司令顧崇廉上將主持成軍典禮,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隸屬海軍124艦隊264戰隊,主要任務為擔任海疆防衛,執行防空、反潛、護航、反封鎖、及聯合水面截擊作戰。
三、一般諸元與組織︰
康定艦全長125公尺,寬15.4公尺,最大吃水6.2公尺(含艦艏聲納),滿載排水量3680噸,最大速率25節,在經濟速率15節時最大續航力為7000浬;每日可生產淡水36噸,足敷全艦使用,若配合海上加油整補,其獨立作戰能力可持續達50天以上。
全艦官兵編制176員,包括軍官20員,士官兵156員,分別配屬於作戰、戰系、輪機、補給、政戰等五大部門。
四、設計重點︰
(一)
匿蹤性︰這是康定艦外型奇特的主要原因。康定艦水線以上採單一結構體設計,主要平面採傾斜正、負10度以減少雷達波反射,並盡量將甲板上的機具和武器系統隱藏在船身內或降低其高度,使雷達反射截面(RCS)能減至最小;連艦身兩側置放小艇的開口,也裝有捲簾式大型金屬網,可隔離雷達波的侵入。全艦大量使用可吸收雷達波之特殊塗料,使康定艦呈現在雷達螢幕上的光點,僅與一艘小漁船相當。
(二)
低噪音︰主要輪、電機基座均有避震消音墊並裝置於減震基座上,可有效抑制噪音;推進車葉亦經特殊設計,具有消除氣泡功能,水下噪音較同級艦低,有利於躲避潛艦偵蒐。
(三)
低紅外線︰柴油主機排煙溫度有效抑制,煙囪經精心設計並使用特殊塗料,可減少紅外線外洩,降低遭紅外線偵測之機率。
(四)
高生存防護力︰左、右舷水線以上艙間均為雙層殼之設計,重要部分並配有防彈鋼板,其結構物也具備相當的防火能力;前、後主機艙間設有三道防水壁,可有效隔絕火災或進水;全艦各處均設有固定或機動式滅火、抽水、通風裝具,重要艙間(如彈藥庫、機艙)設有火焰、偵煙、偵溫、泛水等自動感測器;全艦普遍裝設電腦接頭,可供損管人員在任何地點均能以筆記型電腦與控制中心聯結,獲得最新損管資訊,大幅提昇其遭受戰損下之存活力。
(五)
高核生化防護能力︰重要艙間如戰情室和各控制中心採堡壘式氣密設計,具有較高之氣壓,於進氣口設有過濾器,可有效阻絕核生化戰劑侵入;全艦設有噴霧洒水系統,可自動清除核爆落塵,艦艉設偵測消毒站,自成一高度核生化防護體系。
(六)
高抗波性︰先進的自動舵翼穩定系統,具有兩具穩定鰭,在海象不佳時可有效抑制橫搖擺,使艦載直昇機能在六級海象以下執行起降作業。
(七)
整體可靠性︰各項裝備及戰鬥系統多為複式配置,均有雙重線路與電纜管道連接,使艦上控制中心和戰情室,能在遭受戰損情形下繼續執行任務,以應付戰場狀況多變需求。
(八)
模組化設計︰每一項載台、機具、和戰鬥系統,均預先配置妥當的管線與空間,俾利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完成裝設或更換,縮短維修或系統更新的時間。
五、戰鬥系統︰
康定艦使用TAVITAC-2000型戰鬥系統,配置前、後各一部戰術電腦、六部VISTA-RM型系統操控台,及連結一部戰鬥繪圖桌。全系統以二條乙太網路連接,再結合各型偵蒐、電戰、射控、武器與資料鏈結系統,最大可同時處理400個目標,為一結合指、管、通、情之自動化戰鬥系統。其偵蒐裝備有︰
(一)
JUPITER長程空平面二用雷達︰本雷達連接敵我識別儀,以提供空中、水面之早期預警;最大偵蒐距離360公里,可同時追蹤128個目標,並能在250公里外偵測到雷達截面積2平方公尺的目標。
(二)
TRITON中程空平面二用雷達︰本雷達對低空快速目標具有良好之偵測能力,最大偵蒐距離60公里,可同時追蹤48個目標,並能在19公里外偵測到雷達截面積2平方公尺的目標。
(三)
CASTOR射控雷達︰具備自動追蹤及解算砲令功能,有效距離27公里,對於掠海攻船飛彈之偵蒐亦達16公里,能在15公里外鎖定雷達截面積0.1平方公尺的目標。
(四)
導航雷達︰分為NAVIGATION導航雷達及HELO直昇機導航雷達,分別用於艦船導航及直昇機進場起降作業。具備高解析度,最大偵蒐距離達32公里。
(五)
太康導航儀︰用於艦載直昇機或友軍空援機飛航管制與導引,有效距離為400公里。
(六)
SPHERION-B艦艏球型聲納︰為一中頻主、被動式聲納系統,有極佳的三度空間電子穩定功能,可同時追蹤32個目標,具有全向、方向扇區等發射模式,最大偵測距離可達32公里,在淺水區和不佳的海象狀況下亦十分有效。
(七)
ALOSE可變深度聲納︰為一低頻可調變深度之主、被動式聲納。音響陣列裝置於一強化玻璃纖維(GRP)製成之浮體內,藉由鋼纜拖曳施放,可突破水中層次深度限制,最大施放深度235公尺,最大偵蒐距離約64公里,可自動追蹤10個目標。
(八)
LAMPROIE拖曳式聲納︰為一低頻被動式聲納,可將接收之目標信號與資料庫比對,作有效之鑑別分析,其最大偵測距離可達100公里,同時配合前述SPHERION-B及ALOSE中、低頻聲納系統,可構成一個嚴密的水下監視追蹤網。
六、武器︰
(一)76快砲乙座︰配置於艦艏,最大射程16000碼,最大射速80發/分鐘,用於防空與水面射擊。
(二)40快砲二座︰配置於後段飛行甲板上方左、右舷,最大射程12000碼,最大射速300發/分鐘,用於防空與水面射擊。
(三)方陣快砲乙座︰配置於主桅後方,有效射程2000碼,最大射速4000發/分鐘,用於高速目標(如攻船飛彈)之近迫防衛。
(四)海欉樹防空飛彈︰配置於前段76快砲後方,發射座可裝載4枚、彈艙儲放8枚,合計12枚,最大射程10公里,為一紅外線追熱導引之近距離防空飛彈。
(五)雄風二型攻船飛彈︰配置於船舯雷達基座與主桅之間,設四聯裝發射架二座,採面向左、右舷交叉配置,為中科院研發,性能優異之反艦飛彈;採雷達主動導引模式,射程可達150公里,可配合岸置雷達或空中E-2T預警機實施超水平面攻擊。
(六)MK-32三連裝魚雷發射管二座︰配置於艦艉40快砲下方,分置左、右舷,可發射MK-46 MOD-5型魚雷。
七、電戰裝備︰
配備DAGAIE
MK-2干擾絲與熱焰彈發射器二座,分置甲板左、右舷,可旋轉發射干擾絲及熱焰彈,達到欺騙、干擾、或引誘敵方雷達及紅外線尋標器追蹤之目的。
八、艦內外通信︰
(一)
艦內通信︰配備SNTI-240整合式艦內通信網路系統,可執行全艦廣播、各部位對話、會談、使用聲力電話、泊港外線電話、及全艦同步數位式時間顯示功能。
(二)
艦外通信︰配備HF收發機四部、VHF/UHF收發機共五部、FM收發機二部、及國際港埠通信機(CHANNEL-16)乙部,可執行各項行政與戰術通信;另裝設「大成系統」作為戰鬥、戰術情報與各項資訊交聯之用。
九、輪機裝備︰
(一)
主機︰渦輪增壓柴油主機四部,每部輸出功率3840千瓦,最大推力達20000匹馬力。
(二)
電機︰日用發電機三部,每部功率750千瓦;緊急發電機乙部,功率300千瓦。
(三)
燃油櫃容量427噸,淡水櫃容量86噸。
(四)
本艦為雙車雙舵,進、退車無須改變大軸轉向,即可藉由可變螺距予以控制,艦船操控極為靈活。
十、結語︰
六艘康定級艦造價雖高達28億美金,但綜觀其性能,實可謂物有所值,然仍有少許缺點有待改進與補強,例如所配備的防空火力較為薄弱。現役之海欉樹防空飛彈為「點防禦」之防空武器,實不足以應付防空作戰需求,如能改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再搭配標準防空飛彈,屆時,康定級巡防艦雖非「萬能艦」,但咸信將足以擔負台海防衛作戰各種型態的任務。
撰寫人:海軍少校 李家慶
相關資料取材自「全球防衛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