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好騙歹教   文/吳怡靜 天下雜誌

 

不分你是貧富貴賤,也不分學歷高低,詐騙集團,有騙無類,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詐騙集團找上的目標,甚至連政府首長也不例外。

 

曾幾何時,防騙,成了台灣社會最無可奈何的全民運動。

 

虛實、真假、親疏、遠近,不斷變動中的社會新關係,到底該相信什麼?懷疑什麼?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你那個盲點被歹徒摸清,你就上當了,」六屆奧運射擊國手杜台興,談起五月初那天的經過,沉著的眼神,徐緩的語調裡,依舊透露無奈。

 

那一通電話,對他的稱謂、口氣,甚至聲紋,聽起來就像兒子在與他互動。「爸,我出事了,」兒子很急迫地、帶著哀號說,「我現在被很多人圍住打,我叫他們不要打,但他們一直在打……」

 

杜台興的大兒子二十出頭,還在念技術學院,正是血氣方剛、容易與人起摩擦的年紀,做父親的,平常就會掛念他的安危。

 

「你人在哪兒?發生了什麼事?」

「我不知道啊,就是一直被打……」

 

另外一個人的聲音插了進來,操著本省腔的國語,「先生啊,時局不好啦,我跟你說,我就是要錢。」

 

「先生,有困難大家可以幫忙,用不著用這種激烈的方式,」他才想周旋,對方就發了脾氣,「你還敢跟我說教?」

 

「你要多少?」

「二十(萬)。」

「我身上沒有錢。」

「哪裡有錢?」

「郵局裡有一點。」

「多少?」

「兩到三萬。」

「那你現在去提款機。」

「我卡不在身上。」

「你回家拿,電話不要掛。」

 

回家的路上,歹徒一路要他講電話,聽到任何聲音都會問,「這是什麼聲音?」

 

一再拖延都無效,杜台興只有依照對方的指示,匯了第一筆兩萬元,還故意討價還價,「拜託,我們還要過日子。」

 

「那你是要我斷你兒子一條腿嗎?」他又匯了一萬元。

 

「兩張匯款單都出來了嗎?你當著電話裡撕掉。」早就起疑的杜台興,直接把匯款明細單塞到口袋裡,另外拿廣告DM撕給對方聽。

 

歹徒還不放過他,「我今天一定要拿到十萬,去向別人借啊。」

 

逼不得已,杜台興一邊講電話鬆懈歹徒的注意力,一邊跑回家寫字條要太太報警,最後假裝不小心,把手機關掉,這時警察已經趕到。不久,被歹徒癱瘓手機、一直連絡不上的大兒子也被警方找到,沒事。

 

「這三萬塊錢,就當做買了一個教訓,」身經百戰、彈無虛發的金牌射擊老將,反過來成為騙徒瞄準的目標,五十六歲的杜台興事後省視自己,感嘆一時不察,讓歹徒利用他對家人的信任與掛念,透過不安來勒索,「訴諸貪念對我沒用,訴諸恐懼,剛好打中了我的致命傷。」

 

此刻的台灣,彷彿也有盲點被人鎖定,猖獗的詐騙,就像群魔亂舞的子彈,隨時伺機打向你我最脆弱的致命傷。

 

曾幾何時,防騙,成了台灣社會最無可奈何的全民運動。短短幾年內,電話詐騙、手機簡訊詐騙、網路詐騙,「詐」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事事懷疑。

 

刑事警察局統計,自八十六年到九十三年,國內詐欺背信案件激增,不但佔刑案總數的比率,從○.七%十倍速成長至七.九%,最近兩年還擠下了毒品,躍居發生案件第二多的犯罪類別,僅次於竊盜案。

 

詐欺的類型也在快速消長。刮刮樂、登廣告等詐欺手法明顯減少,電話與網路詐欺的發生件數大幅增加。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電話詐騙滿天飛,中時人力網最近一項網路調查發現,高達九五%的上班族曾經接過詐騙電話,而且竟有近六%的人坦承,真的上當被騙。

 

「不分你是貧富貴賤,也不分學歷高低,電話詐騙,有騙無類。」--內政部長蘇嘉全

 

從十幾歲到七、八十歲,從法官到榮民,從校長到和尚到奧運國手,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詐騙集團找上的目標,甚至連政府首長也不例外。

 

高雄縣長楊秋興去年接到詐騙電話,騙徒說他欠下債務,有人出二十萬要他一條腿,只要他把錢匯入指定帳戶內,就可以擺平。

 

再隨便問問身邊認識的人,幾乎都有被盯上的類似經驗。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三不五時就收到香港寄來的信,中獎金、中鑽石、中汽車,什麼都有,都要他打電話領獎。「一看就知道啦,」他大笑。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薛明玲,不是接到手機簡訊說他的銀行帳戶出了問題,就是有人假冒台北市警局,打來說他開車與人擦撞,需要處理。「你不要再騙了,我馬上會報案」是他的標準答案。

 

很多人不上當,但身邊親友卻常被騙得團團轉。老家在南投竹山,未婚的台大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歹徒不但打給他時會哭喊「爸!」連打給他母親,也懂得聽老人家的聲音叫「阿嬤」。

 

內政部長蘇嘉全也透露,姪兒家裡接過「假綁架、真詐財」的恐嚇電話,全家緊張到不行,後來證實小孩在安親班;他擔任屏東縣長時,農業局長更曾被人以信用卡刷爆為由,騙走九十萬元,騙徒的囂張,讓他氣得大罵,「惡質,非辦不可。」

 

世界各國的犯罪都很類似,強盜、殺人、放火、竊盜,只有詐欺,特別是電話詐騙,台灣一枝獨秀。

 

電話詐騙,已經成為「新台灣第一」,很多世界紀錄都在這裡。刑事局指出,以前的刮刮樂中獎,因為直接臨櫃用匯款單,受害者動輒被騙千萬,估計被騙超過一億的至少有兩人,一千萬以上的少說也有五十人。

 

「台灣史上詐騙集團最多騙走十一億,等於是一個OTC(上櫃公司)的資本額」刑事局偵七隊警官洪漢周直搖頭。

 

自從ATM提款機成為新興轉帳詐欺的犯罪工具以來(九成以上的詐騙案件都是利用ATM轉帳),台灣的最高紀錄是同一個人匯出四十四次,超過六百多萬。洪漢周記得,有個淡江大學的學生為了買一支三千塊的手機,被騙匯了十七次,共九十九萬元,還有一個案例為了貸款,前後二十二次,匯了一千多萬元。

 

「每個被騙的人都覺得他自己很聰明,怎麼可能被騙,不可思議對不對?但就發生了,」專辦經濟犯罪,抓詐騙五年多,洪漢周說很多人自信滿滿去操作提款機,轉一轉錢就不見了,其實都被歹徒精心設計的手法所騙,「重點就是在『連線密碼』那一關被說服了。」

 

洪漢周的長官、偵七隊一組組長游國偵淡淡地下了一個註解,「不是有人說,台灣人是『好騙歹教』?」

 

也許應該說,台灣人的人性弱點,早已被看清。「當社會不穩定,貪念就會擴張,」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觀察,台灣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有錢的人希望更有錢,沒錢的人很痛苦,愈發想找錢,才會一說中獎就喜出望外,「像我們這些小康階級如果能多一點,詐騙的可能性就會愈來愈小。」

 

恐懼,是另一大弱點,目前擔任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的王浩威說,「包括了對人身的不安全感,以及對現代人的最後堡壘--核心家庭--的不安全感。」

 

每個被騙或差點被騙的人都會說,打來的聲音很像自己的小孩,「其實不是很像,是你的恐懼,讓你沒辦法辨識,」王浩威分析,「為何這樣的聲音,那麼容易喚起恐懼?

 

是我們生活中長期有那樣的恐懼,恐懼自己和自己的最後堡壘受到傷害;這也證明,我們對所處的環境是充滿不安的,而且這種不安,還在與日俱增。」

 

大陸發話,台灣詐財--金融管理太鬆散,電信管理太自由李鳳翱直批,個人資料嚴重外洩,是助長詐騙恐嚇、造成社會亂象的一大主因。他就有學生在外租屋,晚上突然有人送披薩,不久她的父親打電話問她,有沒有收到披薩,才知道歹徒打了電話給她父親,「我知道你女兒租在哪裡、讀什麼學校,剛才已經送披薩過去,你打給她看看,有的話,你要不要付點走路工給我?」

 

「對方沒有擄人,可是你說,他會不會嚇死?」李鳳翱質問,「資料已經外洩到個人隱私幾乎全被揭露。」

 

行政院長謝長廷二月上任,宣示全民拚治安,反詐騙立即被列為重點工作。但是,警方才向詐騙集團宣戰,便踢到好幾塊鐵板。

 

高度自由化的台灣,鬆散的金融及電信控管,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一方面利用人頭帳戶匯錢、用人頭電話或易付卡通話,另方面把電話層層轉接到大陸沿海可以接收台灣基地台訊號的地區(廈門、深圳等地),在大陸利用溢波詐騙。

 

作案集團都在大陸,游國偵指出,最多聽說有三百多團,現在降到了一百多團,都是台灣人。因為隔著兩岸,偵查難度高,「十件能抓到兩件,就很厲害了。」原本警方想盡辦法,要從源頭下手,砍掉人頭帳戶和人頭電話(包括外勞卡),但成效顯然不佳,二月份全台詐欺案件發生數,又創下近一年新高,警方不得不另覓對策,想出了釜底抽薪的方法:堵住自動提款機的轉帳功能,卻又擦槍走火,惹出了幾乎全民開罵的ATM轉帳限額事件。

 

「我在第一線,來報案的幾乎都是老榮民、老婦人,每個都哭天搶地。被騙十萬、八萬,真的會要他們的命,因此而鬱鬱寡歡,甚至自殺的,你知道有多少嗎?」--刑事局偵九隊隊長李相臣

 

最早建議限制ATM轉帳的李相臣,當初用意是要保護老人家免於詐騙電話騷擾,沒想到配套措施都還沒討論,首長就開了記者會宣布,「我們第二天看報,都傻掉了,」他沮喪地說。

 

十年前,李相臣帶頭成立偵九隊,專門打擊網路犯罪,手下二十五個組員,一半是資訊碩士。這幾年網路詐騙成長驚人,民國九十年,刑事局破獲的網路詐欺案不到百件,去年竟高達一○八七件,四年內成長了十二倍。

 

台灣的網路犯罪,破案率不到一○%,是所有刑案中最低的,以此推算,去年的網路詐欺報案數,早已破萬,加上報案者往往只佔實際犯罪案件的三到四成,所以實際發生的,少說也超過三萬件。

 

與其他刑案比起來,網路詐欺的被騙金額通常不大,數位相機、手機、遊戲機、電腦、虛擬寶物,是最易遭詐的五大商品。真正讓人擔心的,是青少年被騙的比例愈來愈高。

 

虛擬的網路世界,多元、便利、隱匿、逃避、二十四小時的特性,深深改變了年輕世代生活與交友的方式,迷網中的青少年,愈來愈分不清現實與虛擬世界。

 

最近才救回「台灣史上最強駭客」蘇柏榕,李相臣自己是網路高手,卻對網路充滿防備心態,從不讓讀國一與小三的兩個女兒上網,「網路上都是陌生人,你說要不要限制她們使用電腦?」網路交友、MSN即時通訊軟體衍生的社會問題愈來愈多,一個月前,他才幫一個從高雄北上向他求救、心急如焚的母親,找到了被網友拐走的國二女兒。

 

台灣社會,正逐漸變得真假莫辨,虛實難分。騙術橫行,人民的信任感快速流失,連警察也不敢信。

 

偵七隊警官洪漢周說,現在打電話給被害人,常會被罵「不要臉」、「啊,麥擱騙啦」,有時情況緊急,只好再打一次,請對方到附近派出所,用警用電話打給偵七隊,「警用專線不可能是假的,總該相信了吧。」

 

「我們都是苦中作樂,」理個平頭,身材壯碩,洪漢周熟練地在辦公室裡泡茶、倒茶。打擊詐欺,吃力不討好,必須不停追趕歹徒的「創新」腳步,但他卻有種「啥米攏不驚」的樂觀。

 

「經過了這件事,我告訴自己,爾後對於錢和可能造成不安的行為,要多增加一些覺察和求證,才能避免再度受傷害。」--杜台興

 

虛實、真假、親疏、遠近,不斷變動中的社會新關係,到底該相信什麼?懷疑什麼?如何自保?恐怕很難找到現成的答案與解方。

 

「防騙,民眾自己要覺醒,多查證,」警方不斷呼籲。近年來猛力追打黑心商品(另外一種詐騙),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從消費者保護的觀點出發,主張回歸消費者的五大義務--認知、行動、團結、環保、關懷,特別是團結,「發現問題,馬上通報,做到『消費者幫助消費者』。」

 

信任仍是必須。沒有互信的社會,全體人民都是輸家。「互相都沒有信任時,就會開始縮小關心範圍,盡本分就好,結果是每個人負擔愈來愈重,因為碰到需要時,並沒有緩衝的空間,」王浩威感覺,現在每個人都繃得很緊,「事事懷疑,就會活得很累。」

 

同樣接過詐騙簡訊,行政院長謝長廷堅持,大家都要從認知上,培養信任感,「不管你多不相信,要活下去就得建立在信任上,選擇信任,會比較快樂。」

 

但究竟要到何時,台灣人才能一洗名聲,從「好騙歹教」變成「好教歹騙」?